备件中心

产品详情
SR6600目前包含SR6602、SR6604、SR6608、SR6616四款主机。SR6602定位于高性能出口网关设备、运营商及行业网络的接入设备;SR6604、SR6608定位于运营商及各行业大中型网络的接入或汇聚设备;SR6616定位于运营商及各行业大型网络的核心或汇聚设备。
业界首款多核高端路由器
SR6600是业界首款基于多核多线程技术架构的高端路由器,具备高性能、易编程、灵活的L4-L7层业务应用等特点。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的应用,使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灵活性得到极大提高,其良好的可编程性和易用性,使SR6600对未来的新业务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满足用户在路由器上实现多业务扩展的需求。SR6600路由器在系统架构设计上把链路层业务和安全业务利用硬件进行加速处理,从而使多核处理器核心资源更专注于关键的L4-7深度业务处理。先进的全分布式处理架构
SR6604、SR6608、SR6616采用了全分布式处理架构,路由引擎和业务引擎硬件分离,所有引擎上控制平面和业务平面分离,确保系统全速运行时业务和控制互不干扰,主备倒换时业务不中断;各业务引擎可独立完成NAT、IPSec、Netstream等业务的分布式处理,在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的同时又保证了各业务的高可靠性。开放应用架构(OAA)的设计理念
SR6600秉承H3C公司的开放架构设计理念——开放应用架构(OAA),先后推出了专用的硬件防火墙板、SSL VPN业务板、IPS业务板、ACG业务板等多业务板卡,满足了用户对安全的多种业务需求。OAA架构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后续L4-L7层业务定制和升级,实现高端路由器的业务增值,加速IP网络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密度的SDH及MSTP汇聚能力
SR6600路由器可提供高密度的OC-3/STM-1的通道化POS 接口,并支持通道化到E1/T1或者DS0,提供业界领先的、高密度的E1、DS0线速汇聚能力,其窄带接入容量、密度以及性能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准。SR6604、SR6608、SR6616支持高密度以太网接口模块,单业务槽位最大可以提供48个千兆接口的接入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各行业对高密度以太网(MSTP)链路汇聚能力的需求。SR6600的高密以太网接口模块的所有端口均支持完善的IP路由、转发、MPLS、安全、QOS、组播和IPv6等特性。
硬件支持PPP多链路捆绑
SR6600提供的高速CPOS模块能够给用户提供硬件MP功能。SR6600作为广域网汇聚节点时,用户通过采用高性能CPOS模块对下行E1或者T1链路实现硬件PPP多链路捆绑;在保证数据线速转发的前提下实现MP报文重组、分片等功能。业界领先的加密性能
SR6604、SR6608、SR6616全部的业务引擎(FIP-210、FIP-FIP-110、SAP-48GBE/SAP-24GBP)通过内置硬件加密,实现了高性能分布式IPSec加密。在不增加用户任何投资的前提下提供强大的数据加密能力,保证用户数据在广域网和内部网络的安全传输。SR6602业务网关路由器通过内置硬件加密,实现高性能的数据加密,保证用户数据在广域网和内部网络的安全传输。
丰富的业务特性
强大的QoS能力是网络业务流畅运行的重要技术基础。SR6600支持完善的QoS解决方案,提供先进的队列调度、拥塞避免、拥塞管理、流量监管、流量整形、优先级标记等功能,可精确保证不同业务的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等级的“区分服务”的要求。SR6600支持高性能NAT、L2TP、GRE等业务特性,支持Firewall、ASPF、URPF等多种安全特性,提供NetStream报文统计功能,并针对不同的流信息进行独立的数据统计,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网络流量管理,方便开展网络规划、安全监控、流量计费等业务。
SR6604、SR6608、SR6616实现上述所有业务的分布式处理,有效提高了整机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可靠性。
强大的路由处理能力
SR6600支持IPv4/IPV6的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RIPng、OSPF/OSPF v3、IS-IS/IS-IS v6、BGP/BGP4+。SR6600同时支持丰富的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可对网络流量进行灵活的控制和调度,满足企业网和运营商组网需求。
强大的MPLS功能
SR6600支持全面的MPLS协议,支持二层、三层的VPN业务,支持MPLS TE等功能。能够和H3C公司其他网络产品一起组成强大的MPLS网络,提供高性能、安全和多层次的MPLS VPN解决方案。电信级可靠性设计







安全、灵活的设备管理
SR6600支持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包过滤、防恶意报文攻击、控制平面限速,对登录用户进行认证(包括本地认证、RADIUS认证和TACACS认证),并且不同级别的用户给予不同的配置权限,充分保证了设备在网上的安全运行。在用户管理上,SR6600支持外置CF卡和USB接口,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存储容量需求的同时方便了用户采用不同的接口进行设备管理。
SR6602 | SR6604 | SR6608 | SR6616 | ||
---|---|---|---|---|---|
结构 | 标准19英寸机箱,集中式架构 | 标准19英寸机箱,全分布式架构 | |||
主控板槽位数 | 无 |
2 (1+1冗余备份) |
2 (1+1冗余备份) |
2 (1+1冗余备份) |
|
业务引擎槽位数 | 无 | 2 | 4 | 8 | |
业务子卡槽位数量 | HIM | 2 | 4 | 8 | 16 |
MIM | 2 | 8 | 16 | 32 | |
固定业务接口 | 4 GE光电复合 | 2 GE光电复合(每块FIP-210)/4 GE光电复合(每块MCP-X1) | |||
2 GE光电复合(每块FIP-110)/4 GE光电复合+2 10GE(每块MCP-X2) | |||||
Console口 | 1 | ||||
带外管理网口 | 无 | 1 | |||
AUX口 | 1 | ||||
USB接口 | 2 | ||||
CF卡 | 2(内置1个,外置1个可选配) | ||||
交换容量 | 48Gbps | 240G/640G | |||
整机包转发率 | 7.5Mpps | 48Mpps | 144Mpps | 336Mpps | |
IPSec加密性能 | >3Gbps | > 6Gbps | > 12Gbps | >24Gbps | |
二层协议 |
ARP:动态和静态ARP、代理ARP、免费ARP 以太网、子接口VLAN PPPoE Server PPP、软件MP、硬件MP FR、MFR、FRF12分片、FR交换 HDLC ATM:IPoA、PPPoA Server、IPoEoA、PPPoEoA Server QinQ终结 VLAN:VLAN//Super VLAN Voice VLAN /VLAN Mapping等 端口隔离 DLDP/LLDP Layer2 protocol tunnel(BPDU tunnel) GARP/GVRP STP/RSTP/MSTP IEEE802.3ad LACP二层聚合 广播风暴抑制 端口镜像 |
||||
IP服务 |
TCP、UDP、IP Option、IP unnumber 策略路由 三层以太网接口捆绑 POS接口捆绑 |
||||
IP路由 |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RIPv1/v2、OSPFv2、BGP、IS-IS 路由迭代 路由策略 ECMP(等价多路径) UCMP(非平衡链路负载均衡) BGP GTSM ISIS MTR(多拓扑路由) |
||||
IPv4组播 |
IGMPv1/v2/v3 IGMP Snooping PIM-DM、PIM-SM、PIM-SSM MSDP MBGP 组播静态路由 组播主机跟踪功能 |
||||
IP应用 |
DHCP Server/Relay/Client DNS Client NTP Server/Client Telnet Server/Client TFTP Client FTP Server/Client UDP Helper |
||||
IPv6 |
基本功能:IPv6 ND、IPv6 PMTU、双栈转发、IPv6 ACL、DHCPv6 Server/Proxy IPv6隧道技术:IPv6手动隧道、IPv6-over-IPv4 、GRE隧道、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6to4隧道、ISATAP隧道、6PE 6VPE(IPv6 MPLS L3VPN) NATPT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RIPng,OSPFv3,IS-ISv6,BGP4+ IPv6组播协议:MLDv1/v2、PIM6-DM、PIM6-SM、PIM6-SSM |
||||
QoS |
流分类:基于端口、MAC地址、IP地址、IP优先级、DSCP优先级、TCP/UDP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流量监管:CAR限速,粒度可配 基于目的地址或者源地址的限速(支持网段限速) GTS流量整形 优先级Mark/Remark 各种队列调度机制 :FIFO、PQ、CQ、WFQ、RTPQ、CBWFQ 拥塞避免算法:Tail-Drop、WRED LR速率限制 MPLS QoS IPv6 QoS 层次化QoS(H-QoS) QPPB(QoS Policy Propagation on BGP) |
||||
安全特性 |
ACL访问控制列表 ACL加速 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 包过滤防火墙 状态防火墙ASPF 本机TCP防攻击 控制平面限速 虚拟分片重组 URPF Web过滤 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 AAA认证、授权、计费 RADIUS TACACS Portal认证(支持与EAD联动,Portal逃生和双机热备) 802.1x认证(支持与EAD联动) MAC地址认证 PKI证书 SSH 1.5/2.0 RSA IPSec、IPSec多实例、IKE BGP/BGP4+支持GTSM Password Control 攻击检测及防范 |
||||
专用业务处理 |
NAT、NAT多实例、VPN NAT、NAT日志 连接数限制 GRE隧道(支持点到多点应用) L2TP隧道 NetStream支持 v5/v8/v9报文格式、支持IPv4/IPv6/MPLS报文统计 SFlow SSL VPN DVPN(Dynamic VPN) |
||||
MPLS |
L3VPN:跨域MPLS VPN(Option1/2/3)、嵌套MPLS VPN、分层PE(HoPE)、CE双归属、MCE、多角色主机等 L2VPN:VPLS、Martini、Kompella、CCC和SVC方式 VPLS/H-VPLS MPLS TE、RSVP TE 组播VPN |
||||
可靠性 |
VRRP /VRRP v3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VRRPE(VRRP增强) MPLS TE 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 IP 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静态路由/策略路由/RIP/IS-IS/OSPF IGP路由快速收敛 BFD:Static Route/RIP/OSPF/ISIS/BGP/VRRP/TE FRR/IPv6 GR:OSFP/BGP/IS-IS/ LDP/RSVP 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 Smart Link 以太网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 软件热补丁 ISIS NSR LDP NSR |
||||
支持接口模块的热插拔 | 支持主备倒换,支持主控板、业务引擎及接口模块、电源、风扇框的热插拔 | ||||
管理与维护 |
通过命令行配置 通过Console口进行配置 通过以太网端口利用Telnet进行配置、远程维护 通过AUX口利用Modem拨号进行配置、远程维护 通过SNMP进行配置和管理(SNMP v1/v2c/v3) 通过Web浏览器进行配置和管理 支持RMON( 1,2,3,9组MIB) 支持系统日志 支持分级告警 Ping、Tracert NQA:支持网络质量分析,支持与VRRP、策略路由、静态路由联动 风扇状态检测、维护和告警 电源状态检测、维护和告警 CF卡状态检测、维护 环境温度变化检测、告警 |
||||
文件系统 |
支持FAT格式的文件系统 支持CF卡 支持USB外接存储设备 支持Dual Image |
||||
加载与升级 |
通过XModem协议实现加载升级 通过FTP、TFTP实现加载升级 |
||||
电源 | 主机自带单电源,可选配外置RPS冗余电源 | 双电源,”1+1”备份 | 双电源,”1+1”备份 | 四电源,可配置多种灵活的电源备份方案,并支持智能电源管理 | |
交流输入额定范围:100~240V 50/60Hz |
交流输入额定范围:100~240V 50/60Hz 直流输入额定范围:-48~-60V |
||||
电源功率 | 150 W | 650 W或1200W 可选 | 650 W或1200W可选 | 650 W或1200W 可选 | |
最大功耗 | 120W | 410W | 780W | 1730W | |
外形尺寸(宽×深×高) | 442mm×460mm×44mm | 436mm×480mm×220mm | 436mm×476mm×308mm | 436mm×480mm×886mm | |
满配置重量 | 7.5kg | < 38kg | <50kg | <100kg | |
工作环境温度 | 0℃~45℃ | ||||
工作环境湿度 | 10%~95%,无冷凝 | ||||
工作海拔高度 | -60m~3Km | ||||
EMC |
FCC Part 15 (CFR 47) CLASS A ICES-003 CLASS A VCCI-3 CLASS A VCCI-4 CLASS A CISPR 22 CLASS A EN 55022 CLASS A AS/NZS CISPR22 CLASS A CISPR 24 EN 55024 EN 61000-3-2 EN 61000-3-3 EN 61000-6-1 ETSI EN 300 386 EN 301 489-1 EN 301 489-17 |
||||
安规 |
UL 60950-1 CAN/CSA C22.2 No 60950-1 IEC 60950-1 EN 60950-1/A11 AS/NZS 60950 EN 60825-1 EN 60825-2 FDA 21 CFR Subchapter J GB 4943 |